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对共建,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5月20日下午,我院与信阳科技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院412会议室开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第三次暨线上集体备课会。信阳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中心主任陈文涛、马克思主义学院名誉院长、执行院长朱新荣、两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全体任课老师参加了备课会。会议由朱新荣主持。

本次会议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邓小平理论专题教学展示。由信阳科技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婧一老师、信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宋海凤老师进行教学展示。刘婧一老师紧扣教材内容,围绕“社会主义的本质”实现了从理论阐释到实践运用的有机贯通。宋海凤老师基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系统阐释了改革开放理论的性质、目的、标准,环环相扣,内容充实。朱新荣、黄成勇、冯忆等老师针对两位老师的教学展示进行了点评。
第二阶段:两校全体教师围绕“学情导向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理论问题”展开专题研讨。熊天玉、封宇、贺高阳等老师聚焦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动态与理论认知规律,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和研究方向,从不同角度展开深入讨论。
信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名誉院长提出具体要求,强调思政课教师要始终把握以下关键环节:一、把“讲准”作为教学首要原则,确保理论阐释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做到政治立场坚定、理论表述规范。二、关键“讲活”是方法。将“讲活”作为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路径,增强课堂吸引力和感染力,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三、以“严格标准”作为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强化教学规范。确保思政课教学高标准、高质量开展。
教学质量监控中心主任陈文涛做总结讲话。陈文涛主任就本次教研活动提出重要指导意见:一、明确课程定位。思政课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始终坚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精准性,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根本要求。二、突出高校特色。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充分发挥对基础教育的引领作用。教师说课应体现高等教育特点,重点突出理论研究的深度、思想引领的高度、价值塑造的效度。着力引导学生实现认知层次的跃升,从基础性的“知其然”深化为系统性的“知其所以然”,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此次集体备课会成效显著,通过示范教学与集体研讨,两校青年教师对课程内容的把握更加精准,为两校青年教师授课提供了系统化的教学指导框架,提升了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