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5日上午,信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课教师与信阳科技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在人文南楼智慧教室113开展了本学期开学前第一次联合集体备课。会议由刘惠文主持。
本次教研活动分两个阶段:“说课+示范讲课”、“座谈交流”。

第一阶段,说课和示范课。
信阳科技职业学院秦海宸老师以“纪念抗战胜利,坚定民族信念”主题进行了备课分享,他介绍了本专题的四个方面:“铭记历史、正义必胜”“民族壮举、浓墨重彩”“精神丰碑、永不磨灭”“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并结合教学重难点问题——如深刻理解伟大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展开历史回顾和内容补充。他提出以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为导向设计教学活动,实现知识重难点、现实热点与学生疑惑点的有机统一。
骨干教师王妍重点介绍了第一部分——“铭记历史、正义必胜”,讲解细致入微、思路环环相扣、 逻辑严密,所举案例典型且具有说服力,并着重讲解了中国战场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重要地位与贡献。
骨干教师葛维佳则以202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纪念活动为切入点,紧扣四大板块,分享了自己的教学思路。她将历史认知与思政育人深度融合,深刻阐明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艰苦卓绝及其对于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人类文明史的重要意义。她通过设置“人类从二战的深刻教训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得到哪些启迪和昭示?”这一问题设计结尾,旨在引发学生坚持正确的二战史观,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激发学生爱国之心、报国之志。
第二阶段,座谈交流。在交流研讨环节,校督导李达理博士充分肯定了本次教研活动中三位教师的教学分享,并结合主题内容和课堂实践提出了四点期待:
1.教材知识脉络——在教学中,准确把握各部分之间的内在逻辑,是确保课堂结构严谨、层次清晰的关键。
2.思政课的定位——要注意避免将思政课讲成单纯的历史课,应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突出抗战80周年纪念的价值引领。
3.教学内容详略处理——既要深入研读教材,把握核心要义,又要善于跳出教材,充分利用”九三阅兵“最新案例,增强课堂的鲜活性与吸引力。
4.立足大别山革命老区,讲好信阳本地抗战故事,传承好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的革命精神。
备课会中老师们还就教学、实践、科研等方面工作进行了交流,为本学期上好“开学第一课”奠定了良好基础,备课会也为两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新学期结对共建工作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