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将时政热点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的思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10月28日下午,信阳学院与信阳科技职业学院形势与政策课全体任课教师在人文楼南楼智慧教室109开展了一场联合集体备课活动,活动由陈立新主持。
本次活动主要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阶段,我校陈立新老师带领全体教师围绕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进行系统解读与深度阐释。她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即将胜利完成“十四五”主要目标任务、进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陈立新老师从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目标以及战略部署进行了条理清晰地梳理,并结合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定位,强调要把握“理论武装+价值引领”的教学主线,让全会精神成为课程的“思想内核”。
第二阶段,如何把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形势与政策课。在随后的交流分享环节,与会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气氛热烈。

我校黄成扬老师首先发言,他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历史传承、乡村振兴、安全发展和国际视野四个维度出发,探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如何与当前课程内容进行有效融合,他提出“教学内容的选取要精准对接全会精神,教学方式要注重启发与互动。”
信阳科技职业学院赵冰茹老师则分享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如何与《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教学专题之间架构起逻辑桥梁。她通过将全会的宏观战略部署分解为平安中国建设的具体维度和路径,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提升了理论深度,更有助于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党中央最新精神与现实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从而增强对“中国之治”与“中国之安”的认同与信心。

信阳科技职业学院陈兵老师重点关注了教学方法的创新。她分享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组织课堂辩论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其对全会精神的深度理解和内化。她特别提到,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困惑和现实关切,在解疑释惑中自然融入全会精神,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感染力。
我校刘惠文老师从育人实效的角度,强调了将全会精神融入教学的价值意蕴。她提出,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只是陈述数据和政策文本,更要善于挖掘数据背后的时代脉搏与人文精神。她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建议在解读全会精神时,要用生动的故事、鲜活的典型和真挚的情感去“活化”理论,将“国家发展成就”转化为学生可感可知的“生活体验”,将“宏伟蓝图”细化为学生可期可及的“未来场景”。

第三阶段,校督导李达理副教授对整场研讨会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进行了深刻而富有指导性的总结发言。他强调,全体教师要继续深研细读全会精神,要将全会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自然、有机、精准地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的各专题教学中,实现理论讲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两校教师纷纷表示,将认真领会并落实督导的要求,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扎实的举措,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思政课育人水平。